导航菜单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教学单位
科研机构
师资队伍
仪器科学_教授
仪器科学_副教授
仪器科学_讲师
电气工程_教授
电气工程_副教授
电气工程_讲师
检测技术_教授
检测技术_副教授
检测技术_讲师
吉大唐敖庆特聘教授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吉大唐敖庆讲座教授
国家地球_主 任
国家地球_副主任
国家地球_工作人员
管理队伍_院 长
管理队伍_党 委 书 记
管理队伍_党委副书记
管理队伍_副 院 长
管理队伍_行政办公室
管理队伍_党委办公室
管理队伍_教务办公室
管理队伍_科研办公室
管理队伍_研究生办公室
管理队伍_学生工作办公室
管理队伍_继续教育办公室
工程实验技术队伍
工程实验
国家地球_常务副主任
国家地球_行政副主任
管理队伍_重点实验室办公室
yl23455永利
yl23455永利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学
成人教学
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科研动态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管理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
学位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实验教学
中心简介
中心师资
中心公告
实验资源
教学成果
规章制度
资源共享
“六个一”科研训练
仪电216开放实验室
下载中心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日常管理
党员管理
党员风采
书记信箱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学子风采
减免贷助
学生会
奖学金
管理制度
就业指导
辅导员信箱
合作交流
正在建设中
学院快讯
学院通知
校友工作
校庆专栏
学院风采

嵇艳鞠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0-17 [来源]: [浏览次数]:


基本情况
姓名: 嵇艳鞠
性别:
职务: 院长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是否博导: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电话:
Email: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
所研究方向: 时间电磁多物理场探测理论及技术、超导量子传感测量技术
讲授课程: 本科生:工程电磁场
     电气工程专业学习引导讲座
     新技术专题讲座
研究生: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
教育经历: 1990.9-1994.7 长春地质学院应用电子专业 本科
1994.9-1997.7 长春科技大学 测试计量及仪器 硕士
2000.9-2004.6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
工作经历: 1997.7-2000.6   长春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讲师
2000.6-2005.3   吉林大学电子学院 讲师
2005.4-2010.9  吉林大学yl23455永利 副教授
2010.9-现在     吉林大学yl23455永利 教授
研究生教育:

已毕业博士:黎东升,黄廷哲,朱宇,吴琼,杜尚宇,赵雪娇,吴燕琪,孟祥东,吕雪莹。

在读博士:于一兵,韩丽,邱仕林,马彬原,沈春洋,王世鹏,刘怀湜,张阳,马云峰,何祖显,王维一,李心源。

在读硕士:吕礴,王枫尧,林景隆,樊轶夫。

希望招收的研究生类型:

1) 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及数学功底,具有电路及智能算法基础知识,倾向招收具有读博意愿的研究生(含本硕博,硕博连读生);

2) 性格与品质:具备良好的心态,在科研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愿意积极与老师同学及时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 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感兴趣,并且阅读了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科研项目: 1、航空重磁多参量组合观测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2025,3810万,负责人

2、基于SQUID的双相导电介质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电磁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1-2025,303万,负责人

3、时域感应-极化-磁化多效应的高精度超导电磁测量系统研制,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2024,50万,负责人

4、多模态航空瞬变电磁系统标定算法与实现,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013-2016,150万,负责人

5、2D/3D磁共振地面和井下老空水探测仪研发,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2010-2015,452万,子任务负责人

6、全波形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三维地质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2012-2015,78万,项目负责人。

7、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正反演关键技术(2006AA06A205-3-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 2008-2010 ,40万,负责人

8、时间域地-空电磁探测系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合同号:200900354),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07-2011.12,20万,负责人,在研。

9、科研应用案例式的“工程电磁场”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2011-2013,项目负责人

学术论文:

[1]Xuejiao Zhao; Huaishi Liu; Yanqi Wu; Jun Lin; Yanju Ji*. Magnetic Viscosity Effect in Magnetic-Source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Survey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2,Vol.60: 1-11.

[2]Shilin Qiu; Binyuan Ma; Qiong Wu; Runzu Qu; Bori Shi; Hui Luan; Yanju Ji*.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diffusion depth and skin depth based on a GEMTIP model in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method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2,: 1.

[3]Ji,Yanju; Zhang,Yuehan; Yu,Yibing; Zhang,Kai; Lin, Jun; Li, Dongsheng; Wu, Qiong.Inversion Method of a Highly Generalized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Rademacher Complexity for Rough Media GATEM Data.[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22,Vol.60: 1-12.

[4]Yanju Ji; Huaishi Liu; Yibing Yu; Xuejiao Zhao.3-D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superparamagnetic effects in ATEM based on the FDFD[J].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22,Vol.231(2): 1252-1267.

[5]Yanju Ji; Li Han; Xingguo Huang; Xuejiao Zhao; Kristian Jensen; Yibing Yu.A high-order finite-difference scheme for time-domain modeling of time-varying seismoelectric waves[J]. Geophysics, 2022,Vol.87(2): T135-T146.

[6]Li Han; Yanju Ji; Wenrui Ye; Shuang Wang; Jun Lin; Xingguo Huang.Seismoelectric Wave Propagation Simulation by Combining Poro-Viscoelastic Anisotropic Model With Cole–Cole Depression Model[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2,Vol.60: 1-10.

[7]Zhao, Xuejiao; Wang, Shipeng; Wu, Qiong; Ji, Yanju*.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Fractional Anomalous Diffusion Over a Rough Medium.[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 Propagation,2021,Vol.69(8): 4706-4714.

[8]Ji, Yanju; Qiu, Shilin; Li, Gang.Simulation of second-order RC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lithium battery based on variable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Vol.27(9): 2606-2613.

[9]Yanju Ji; Yanqi Wu; Yuheng Wu; Yi Zhang.Excitation process under the ramp-step waveform of inductive source-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J]. Geophysics,2020,Vol.85(2): E57-E65.

[10]Jiannan Liu; Baofeng Tian; Chuandong Jiang*; Ruixin Miao; Yanju Ji*. 2-D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With an Inaccurately Known Larmor Frequency Based on Frequency Cycl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22,61:4200613.

[11]Ji, YJ; Zhu, Y; Yu, MM; Li, DS; Guan, SS.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ll-wav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i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9,Vol.26(4): 1011-1020.

[12]Ji, YJ; Wu, YQ; Guan, SS; Zhao, XJ. 3D numerical modeling of induced-polarization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based on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Article) [J]. Geophysics, 2018,Vol.83(6): E385-E398.

[13]Ji, Yanju; Huang, Tingzhe; Huang, Wanyu; Rong, Liangliang. Meshfree Method in Geophysical Electromagnetic Prospecting: The 2D Magnetotelluric Examp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2018,Vol.15(2): 1.

[14]Du, SY; Zhang, Y; Pei, YF; Jiang, K; Rong, LL; Yin, CC; Ji, YJ ; Xie, XM. Study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measurements using a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as B sensor receiver in polarizable survey area[J]. GEOPHYSICS,2018,Vol.83(2): E111-E116.

[15]Ji, YJ; Zhao, XJ; Gu, JY; Li, DS; Guan, SS. Red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eflections in 3D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odeling: Application of the CFS-PML in Source-Free Me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8,Vol.2018: 1846427.

[16]嵇艳鞠,王远,徐江,周逢道,李肃义,赵义平,林君*.无人飞艇电性源时域地空电磁勘探系统及其应用.地球物理学报(SCI),2013,56(11):3540-3650.

[17]李肃义,林君,阳贵红,田培培,王远,于生宝,嵇艳鞠*.电性源时域地空电磁数据小波去噪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SCI),2013,56(9):3145-3152.

[18]Yuan Wang, Yanju Ji,Suyi Li*,Jun Lin,Fengdao Zhou,Guihong Yang. A wavelet-based baseline drift correction method for grounded electrical sourc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signals.Exploration Geophysics(SCI),2013,44(4)229-237.

[19]许洋铖,林君,李肃义,张晓爽,王远,嵇艳鞠*.全波形时间域航空电磁响应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地球物理学报(SCI),2012,55(6):2105-2114.

[20]嵇艳鞠,李肃义,于生宝等.基于异常线圈的时间域AEM 系统测试和标定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SCI),2011,54(10):2690-2697.

[21]嵇艳鞠,林君,关珊珊等.直升机航空TEM中心回线线圈姿态校正的理论研究.地球物理学报(SCI),2010,53(1):171-176.

[22]嵇艳鞠,林君,于生宝,王忠,王静.ATTEM系统中电流关断期间瞬变电磁场响应求解的研究.地球物理学报(SCI),2006,49(6):1884-1890.

[23]嵇艳鞠,栾卉,李肃义,林君.全波形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分辨率[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EI),2011,05,886-891.

[23]嵇艳鞠,林君,王忠.浅层瞬变电磁法中全程瞬变电磁场的畸变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EI),2007,22(2):316-320.

[24]嵇艳鞠,林君,程德福,于生宝.ATEM-Ⅱ瞬变电磁仪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EI),2003,33(2):242-245.

[25]关珊珊,林君,嵇艳鞠*,阳贵红,张晓爽,王远,万玲,陈署东.激励信号对地-空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分析.电波科学学报(EI),2012,27(4):766-772.  

[26]关珊珊,林君,嵇艳鞠*,许洋铖,万玲,王远.斜阶跃波层状介质航空瞬变电磁响应数值计算.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EI),2012,42(S1)435-440.

[27]Ji Yanju, Yang Guihong*,Guan Shanshan, Zhang Xiaoshuang, Tian Peipei.Interpretation Research on Electrical Source of Time Domain Ground-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Data World Automation Congress,IEEE Computer Society.2012:1-4.

[28]嵇艳鞠,林君,王忠.瞬变电磁接收装置对浅层探测的畸变分析与数值剔除,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1):262-267

[29]嵇艳鞠,李肃义,王春民,杨加东,何良宗.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PLC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25(5):526-531.

[30]嵇艳鞠,林君,于生宝,朱凯光,王忠,王静.强场源TEM测量仪器和在大矿山接替资源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地震地质,2005,27(1):115-122

[31]嵇艳鞠,林君,于生宝,王忠,周逢道,李惠.ATEM瞬变电磁系统在长春市活断层勘探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99-103

[32]嵇艳鞠,林君,程德福,于生宝.瞬变电磁法中数据取样处理方法的研究[J].物探与化探, 2003,27(2):142-145

[33]嵇艳鞠; 林君; 许洋铖。大定源时间域吊舱式半航空电磁勘探理论研究,第九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9-11-27


著作教材: 1 王春民,刘兴明,嵇艳鞠。 《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 2008 科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1、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探地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4年,第2

2、地下水核磁共振探测与波场联合成像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第6

3、地下复杂介质感应-极化共生效应的超导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 2021年 吉林省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1

4、基于小波阈值-指数变窗拟合的时域地空电磁信号去噪算法 2018年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第1

5、GPS同步瞬变电磁探测仪器及应用 2005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4

6、浅层全程瞬变电磁探测仪器及应用 2007年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3

7、宽口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专业建设 2009年,吉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第1

专利情况:


1、时间域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及标定方法中国 Zl201010573168.3 2013.10.23 1

2、一种地面参考区磁场延拓的地空协同电磁数据校正方法 中国 ZL201510916688.2 2017.8.22 1

3、基于SQUID的磁源激发极化-感应的联合探测系统与方法 中国 ZL201610065615.1 2017.11.28 1

4、一种基于异常环的低温超导磁源瞬变电磁地形校正方法 中国 ZL201710256983.9 2018.9.28 1

5、基于指数拟合-自适应卡尔曼的地空电磁数据去噪方法 中国 ZL201610004452.6 2017.9.19 1

6、一种地空时域电磁数据高度校正方法中国 ZL201610005275.3 2017.9.26 1

7、一种时域航空电磁数值模拟中的C-PML边界条件加载方法 中国 ZL201610227523.9 2018.07.06 1

8、一种基于无网格法的线源时域电磁响应数值计算方法 中国 ZL201510751170.8 2018.05.28 1

9、一种粗糙介质模型的时域电磁数据慢扩散成像方法 中国 ZL201810174296.7 2018.03.02 1

10、一种基于分数阶差分法的三维时域电磁反常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中国 ZL201711018434.4 2020.12.25 1

11、一种车载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的微型测量系统及方法中国 ZL201910352354.52020-07-171

12、一种基于分数阶线性近似的三维时域电磁慢扩散模拟方法 中国 ZL201810444331.2 2019-10-01 1

13、一种大动态范围的磁场测量系统中国 ZL201621121145.8 2017.5.3 1

14、一种基于地下粗糙介质模型的电磁广义趋肤深度计算方法 中国 ZL201810174476.5

15、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磁共振测深信号噪声滤除方法 中国 ZL201910070699.1 2020.7.17 1

16、一种车载时域电磁感应-极化效应的微型测量系统及方法 中国 ZL201910352354.5 2020.7.17 1

17、一种粗糙介质模型的时域电磁数据慢扩散成像方法 中国 ZL 201810174296.7 2019.06.04

18、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导-极化率多参数成像方法 中国 ZL201910347986.2 2020.07.24 1

19、一种自适应放大电磁测量装置中国 ZL201920715376.9 2020.1.21 1

20、一种时域电磁弱极化效应快速识别装置中国 ZL201921762085.1 2020.05.29 1

21、一种大动态范围的磁场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中国 201610895142.8 2016.10.14 1

22、一种可控下降沿的双梯形波发射系统和控制方法 中国 201810105902.X 2018.02.02 1

23、一种有理函数逼近的分数阶电磁反常扩散三维模拟方法 中国 201711095754.X 2017.11.09 1

24、一种双参数时域电磁弱极化效应的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 中国 201910998449.4 2019.1021 1

25、基于极化特征点幅值比的自适应放大电磁测量系统与方法 中国 201910410166.3 2019.0517 1

26、一种时域有限差分的三维感应-极化双场数值模拟方法, 中国 201610202882.9 2016.04.01 1

27、一种基于分数阶差分法的三维时域电磁反常扩散模拟方法 中国 201711018434.4 2017.11.01 1

28、一种基于分数阶线性近似的三维时域电磁慢扩散模拟方法 中国 201810444331.2 2019.09.03 1

29、一种粗糙介质模型的时域电磁数据慢扩散成像方法 中国 108169802A 2019.06.04 1


个人荣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吉林省“长白山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荣获吉林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
荣获吉林大学优秀党员

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称号

荣获第六批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

荣获吉林省中青年领军人才